欢迎访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阜阳市颍东区委员会!

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建议

五届一次第2 号 杨燕槐

阅读次数:4272 信息来源:颍东区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:2017-08-03 09:31
[字体:  ]

 提案内容:

    2015年我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.7亿元,粮食生产实现“十二连丰”。规模经营面积扩大至24.5万亩,规模种植户突破1200户、养殖户发展到3020家。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迅速,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1家,家庭农场540家,农民专业合作社686家。获评全国农村“三资”管理示范区。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打开新局面,全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,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“稳定器”的重要作用。当前,我区农业既面临着政策环境趋好、综合实力增强、改革红利加快释放的机遇,又面临着农业效益不高、基础薄弱、生产方式粗放、农机农艺融合度低、农产品市场适应性和生产要素保障弱等挑战。

一、推进我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性

我区农业发展的诸多矛盾和难题,突出表现在结构方面,主要是在供给侧,这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:

一是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迫切需要。随着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,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从“吃饱”向“吃好、吃得安全、吃得健康”转变,多元个性化的需求显著增多。目前我区农业生产大而不强、多而不优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,只有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尽快提高农产品品质,才能更好地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。

二是提高我区农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。我区大部分农产品生产规模小,批量持续供应能力弱;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,品牌影响力弱,市场竞争力不强。必须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,促进农业转型升级,提升农业竞争力。

三是提高农业效益、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。目前,我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40%以上,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主要还是靠农业。由于供求结构失衡,出现了“粮价跌、伤心菜、贱苹果”等现象,农民增产不增收。只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发展高产、优质、高效、生态、安全农业,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,才能提高农业效益,促进农民持续增收。

四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。这些年资源环境两道“紧箍咒”越绷越紧,耕地数量减少、质量下降、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等问题凸显,农业生态环境成为突出短板。需要我们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,修复生态、改善环境、补齐短板,实现绿色发展。

二、推进我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

从我区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看,农业是“四化同步”的短腿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,“三农”问题关系着整个社会发展的大局。通过供给端发力,破解农业发展难题,优化农业产业结构,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度和灵活性,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、激发新动能,对催生、发展新经济,强化农业基础支撑意义重大。

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。过去相当长的时期,我们主要是从需求侧拉动经济增长。随着消费结构不断升级,原有的供给结构已经越来越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。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激发农业经济活力,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,将极大促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。随着生活水平提高,人们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,农产品需求逐渐向新型化、多样化、高端化演变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促进农产品由无效和低端供给转向有效和中高端供给,将显著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。

 

建议措施

推进我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

1.推进结构调整

一要调整品种结构,通过优化粮食品种结构,发展循环农业,促进粮经饲统筹、农林牧渔结合。二要调整品质结构,按照大农业大食物观念,发展优质特色农业,在提高粮食产品高效优质的同时,要保障优质安全“菜篮子”产品稳定供应。

2.促进“三化”互动

 (1)大力推进绿色化生产,通过大面积推广普及节肥节药技术、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,从源头上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,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。

(2)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,一要大力创新流转形式,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流转,推动优势特色区域形成。二要通过完善适应规模化经营的社会化服务等,提高生产集约化程度,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济在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。

(3)农业品牌化有利于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求,提升农产品竞争力。尤其是要以无公害产品、绿色产品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代表,培育出一大批知名品牌。以品牌带动品质,着力解决制约品牌发展和供需结构升级的突出问题。

3.培育新型经营主体

一要鼓励家庭农场、合作社、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快速发展,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。二要大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,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。三要积极构建全程覆盖、综合配套、高效便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,加强以互联网、大数据等现代技术为主的管理方式,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。

4.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

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,让农民不仅仅是卖农产品,而且通过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条,获得更多收益。二是推进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。大力发展冷链物流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;引导培育一批特色突出、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企业和产品;加强市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,培育壮大经纪人队伍,加强产销对接,缩短流通环节,降低成本,让农民获取更多利益。三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、休闲农业等新业态。深入推进农业与旅游、教育、文化、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,使体验农耕文化成为一种时尚,使产区变景区,产品变礼品、农房变客房,实现农耕文明的再生、农业产业的再造。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,统筹发展。

5.推进创新实践

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要求。一是加强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机械化、信息化等方面的应用,尤其在物联网、“互联网+”等方面重点突破,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力。二是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等,注入新的要素,创新生产经营体系和利益联结机制,为农业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。三是坚持以五大理念为指导,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,把握供给予需求侧的辩证关系,探索以农业推动新经济,以新经济引领农业发展。

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要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,围绕保障粮食安全、提高农业效益和促进农民增收,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,以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目标,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厚植农业农村优势,综合施策、精准发力,走出一条产出高效、产品安全、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。

 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