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阜阳市颍东区委员会!

创新金融模式 助力扶贫产业发展

阅读次数:4075 信息来源:区金融办 发布时间:2018-08-06 11:52
[字体:  ]

近年来,根据国家及省、市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要求,颍东区以深化联络机制、创新信贷产品和提升惠农服务为主抓手,不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,有效扩大信贷投放规模,助力扶贫产业发展,企业带贫成效明显。

一、基本情况

借助市农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,累计采集更新农户信息12万户,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104户、家庭农场113户、乡镇小微企业16家。围绕涉农产业发展,与金融机构、保险机构合作,创新开发了“农保贷”、“融资风险补偿基金贷款”、“农信贷”等多个带贫信贷产品,区财政先后注资2900万元作为信贷风险补偿基金,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。2017年,全区新增发放涉农类贷款5.6亿元,占投放贷款总额的41.8%。新增扶贫小额信贷1.42亿元,其中贫困户自主创业贷款1740.4万元,5574户、15132名贫困人口及32家经营主体从中受益。

二、存在问题

(一)担保不足,缺乏有效抵押物。大部分涉农经营主体,尤其是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,可提供担保的资产较为匮乏,大部分贷款仍然以保证担保为主。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的资产仍集中在承包的土地、种养大棚等地上附着物、活体畜禽等方面,因“两权”抵押还不成熟,活体畜禽抵押又面临评估难、处置难、价格波动大等问题,实际能进入担保操作层面的少之又少,最终银行看重的还是保证人担保或者房产等硬性抵押物。

(二)农业保险发展相对滞后。农业产业生产周期长、风险较大,保险企业在农业保险介入上持谨慎态度,导致创新投入不足,保险品种少,不能充分满足农业产业发展需求。同时,部分涉农企业对购买种养保险的意识不强,认为一般不会产生大的风险,或者即使产生风险了,保险赔付的金额也不够,对承保持消极态度。

(三)农业经营主体自身问题 。部分农业经营主体自觉守信意识不强,个人或企业贷款逾期、合同违约情况时有发生,严重影响金融机构合作信心。如2017年“农信贷”投放14笔,逾期不还4笔。同时,由于缺乏科学有效地经营管理经验和市场研判,个别经营主体获取资金后易出现盲目投资,风险较大。

   三、几点建议

一是要加快推进“两权”抵押贷款试点。借鉴先发地区成功经验,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、农民住房财产权确权颁证工作进程,探索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,完善“两权”抵押贷款条件,有效盘活农村沉睡资产。

二是要持续做好金融产品创新。在兼顾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,进一步加大对带贫能力较强的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,充分发挥扶贫小额信贷、农保贷、家庭农场贷款、保证保险贷款等政府贴息类贷款的示范支撑作用,引导培育信用好、经营好、制度健全、运作规范的优质现代农业主体。

三是要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。积极探索价格保险、农产品收入保险等特色创新险种,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,提高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。加强与保险机构交流与合作,优化业务流程,提升合作深度,完善“信贷+保险”,不断提升农业保险在涉农信贷中的渗透度。

四是要强化经营主体信用意识。加大诚信宣传力度,培育诚实守信的文明风尚,营造良好农村信用环境。坚决制止和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,着力解决信贷业务诉讼难、判决案件执行难的问题,依法维护金融债权。

 

 

 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