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阜阳市颍东区委员会!

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 赋能颍东发展高质量

阅读次数:611 信息来源:民进颍东支部 发布时间:2023-01-13 10:25
[字体:  ]

市场主体是稳增长、惠民生、保就业的基础力量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“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,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”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”。我区深入落实“一改两为五做到”要求,多措并举服务市场主体发展壮大,截至2021年底,颍东区共有市场主体46630户,比去年同期增长16.38%。其中,制造业市场主体加速扩容,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支撑。但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,市场主体面临前所未有压力:预期不稳、业务量下滑、发展信心不足;招工难、用工贵,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;资金链紧张;多因素推高经营成本,压缩利润空间,个体工商户经营尤其困难等。为此,建议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

一、帮助纾难解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确保减税降费、减租降息各项纾困措施直接惠及市场主体,减轻市场主体经营成本,尤其要保护好个体工商户、中小微和劳动密集型企业。实施援企援岗政策,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,可采取缓缴或返还部分社保费和住房公积金、新增就业人员给予奖补等措施,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。打好“减免返还补”政策组合拳,确保惠企政策“应享尽享”。

二、扩大有效需求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双管齐下。消费端,将乡村振兴、新型城镇化与消费提振有机结合,开启新能源车、家政养老等针对性强的专项消费行动,把抑制的消费释放出来。以消费新业态促进市场主体转型升级,完善“互联网+服务”、开发数字化产品服务,推动线上线下消费高效融合。开展“数字强区”建设,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,推进智慧城区、商圈、社区建设,通过有效需求刺激新经济发展。投资层面,瞄准新基建、新型城镇化和民生领域补短板,发挥政府投资基金撬动作用,规范运用PPP模式,开展项目谋划、建设“攻坚”行动,快速释放投资乘数效应。

三、以培养发展动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培育“新”集群,支持新经济集群式发展;培育“新”产业,紧扣绿色能源、化工等重点产业,打造特色产业承接聚集地,加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动十大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;培育“新”企业,聚焦“专精特新”,支持企业形成更加科学的决策流程与管理机制,通过“创新服务券”等模式,为企业发展提供数字化赋能、工业设计、市场开拓等服务,提升企业创新能力。广大市场主体要苦练内功,创新技术与工艺,以内在的确定性应对外在的不确定性。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,全社会为企业家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。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新兴产业,提前布局未来产业。从财税、金融等方面精准施策,帮扶个体工商户发展。探索建立一体化服务平台,运用政府引导、市场参与、社会共享方式,提供创业培训、金融支持等服务,扩大政策惠及面。

四、以推进持续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一是加强科技联动,构筑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新动能:推动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,打造企业创新发展新业态新模式;构建以企业为主体、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;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,推动产业链、创新链、价值链细化与重组;围绕跨界融合构建人工智能、大数据中心等多领域协同创新功能型平台,集聚耦合共同创新发展。二是创新要素配置方式,激发市场主体竞相发展内生动力:摆脱土地管理滞后困境,提高土地供应效率;加快“资源资产化、资产证券化”步伐,推动直接融资,降低融资成本;推进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,推动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、企业集聚,倒逼市场主体创新发展、转型升级。

五、以疏引金融活水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,创新“产业振兴信贷通”,对接企业需求,一企一策,灵活运用结构性工具精准滴灌,启动“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行动”。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,采取信贷期延展、续贷等措施,实现应贷尽贷、能续快续,鼓励金融机构对产业链关键企业实行融资白名单制。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增信作用,通过深化银政、银担、银保合作,以客户共管、风险共担的模式,拓宽融资覆盖面。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,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。促进金融业态优化升级,加大考核力度,健全金融服务实体长效机制,打通社会经济融资供需循环。

六、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坚持问题导向,聚焦市场主体关切,强化减税降费政策直达基层、惠及市场主体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探索“各类负面清单+免于审批正面清单”并行制度,深化商事制度改革,降低市场主体商事制度成本,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障碍。强化全流程服务和全要素保障,落实“证照分离”改革,推动线上线下服务同质同效。建立“接诉即办”制度,提升企业诉求办理效能。构建亲清政商关系,搭建政企制度化沟通平台和长效机制。

七、以深化制度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,实现产权有效激励、要素自由流动、竞争公平有序、企业优胜劣汰。建立公平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保障机制,抓好政策落实,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,促进企业新陈代谢。在提升改革获得感上持续发力,服务市场主体发展。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