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阜阳市颍东区委员会!

以监督促监管 优化营商环境

阅读次数:1499 信息来源:中共界别 发布时间:2023-01-12 10:25
[字体:  ]

颍东区高度重视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,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、市委“一改两为”部署要求,以纪检监察监督推动职能部门监管,全面提升营商环境“软实力”,为颍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。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。

一、基本做法

(一)营商环境监督深入推进。一是健全体制机制。制发《颍东区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监督方案》,各有关单位严格落实,针对营商环境指标短板,常会商,勤问效,提升治理效能,推动1+5创新监督机制发挥实效,做法被省媒体深度报道。二是拓宽监督渠道。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,开展为企纾困约访、廉情监督员走访,广泛收集企业反映突出问题。2022共约访企业家632人,发提示单37份,解决企业诉求27明确71名廉情监督员联系企业201个,走访企业225人次,整改问题6个,有效发挥了廉情监督员桥梁”“纽带作用。三是强化正风肃纪。严肃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,约谈9人、廉政谈话21人,查处案件5起、处分5人。印发一改两为正反面典型案例通报,形成有力震慑。

(二)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提升。一是深化放管服。发挥互联网+政务服务便利化效应,依托皖事通办平台深化一屏通办,动态优化区乡村政务服务事项9995个,开展45类共18187个电子证照归集工作,皖事通办颍东分厅总办件量达23.74万件,得到企业、群众普遍认可二是做实随时办。建立7×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,设立周末服务、涉企服务、办不成事反映窗口,今年以来周末服务窗口接受咨询1031办理事项1624件,涉企服务窗口办理事项25件,办不成事窗口办结事项7件,服务质效显著提升。

(三)政策支持体系加速形成。一是密集出台政策。制发《贯彻落实〈省委、省政府关于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〉工作任务清单》《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》等文件,政策支撑体系日趋完备。二是常态包联调度。76名领导干部常态化包保重点民营企业188家、重点项目59个,开展新春访万企 助力解难题”“优环境 稳经济等现场集中办公活动,解决实际问题2000余个企业满意度显著提升,颍东区在第二、三季度全市营商环境排名第一。三是强化要素保障。2022累计投放政银担业务贷款21.4亿元,新增支持中小企业94户;发放续贷过桥资金4.27亿元,扶持企业56家。加快用地报批力度,已获批土地7456亩。常态开展2+N招聘活动,举办招聘会209场,达成意向2221人。

二、存在问题

尽管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,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,具体体现在:

(一)风腐纠治仍待加强一是责任落实不到位。督查考核手段单一,震慑作用未充分发挥,个别干部作风不实,不敢担当,畏手畏脚,扶企政策落实成效还需巩固。二是微腐败问题仍然存在。少数党员干部”“不分,利用权力搞吃拿卡要等微腐败,损害政企关系,侵害企业利益。2022年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领域问题同比增长66.67%。

(二)政务服务仍需优化。三集中三到位执行不到位,部分单位仍未进驻政务服务中心,其核心业务系统独家专网运行,数据未实现互通共享,部分单位行政审批放权不到位,窗口工作人员业务不精、对审批事项把握不准,人进事不进,事进权不进,影响政务服务中心功能作用的发挥和审批效率的提升。

(三)制约因素仍较突出。一是项目用地供求矛盾较为突出。项目供地滞后,用地指标报批时间长,影响开工建设,导致工期延误。二是发展资金紧缺问题较为严重。中小企业贷款渠道单一,融资成本高,部分企业进行民间融资,但高利息、高成本、高风险导致企业难以发展壮大。三是企业生产用电供应紧张。今夏受极端天气影响,电力供应极度紧张,颍东经济开发区等地厂区响应全省电力需求侧管理,用电高峰时段停产让电,对企业持续生产发展造成影响。

三、对策建议

(一)优化市场环境,维护公平正义。一是构建”“政商关系。完善党政机关及公职人员与企业交往正负面清单并认真落实,打造风清气正、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。二是持续强化作风建设。认真开展强作风、办实事、比业绩、促发展活动及六治专项整治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,推动纠治四风常态化长效化。三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。开展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工作,纪检监察机关靠前监督,推动职能部门严格执行招标项目备案制、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评审制等制度,推进招投标监督管理体系建设。四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。推进双随机、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,建立以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、信息公示为手段、信用监管为核心的市场监管新格局。

)强化正风肃纪持续传导压力一是强化监督执纪。注重发挥纪检监察机关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保执行、促发展作用。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定位,推动职能部门主责监管与纪检监察机关专责监督有效衔接,严肃查处损害营商环境的违纪违法问题,助推全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。二是做实贯通融合。加强纪检监察、司法、行政执法、审计等部门沟通协作,健全信息共享、问题线索移交、联动研判等机制。用活纪检监察建议、专项巡察报告,将监督成果转化为主责部门强化监管的有力抓手,借力发力、放大监督效果。三是坚持容纠并举。以党组(党委)为主体,纪检监察、组织等部门一体推进容错纠错机制落实旗帜鲜明为敢担当、肯做事、存公心的干部撑腰鼓劲,解决党员干部思想上的后顾之忧。

)深化行政改革,提升服务水平。一是加强事项集中受理。依托三定方案和省、市、区部署,打破部门本位主义和权力保护壁垒,推进政务服务三集中三到位,做到应进必进,杜绝两头受理现象发生。二是推动问题闭环办理。健全诉求受理分办交办推进解决限期反馈结果回访闭环办理机制,提高办结率、满意率。严格落实包保责任,常态开展现场办公服务,掌握企业实情,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出实招、办实事、求实效。三是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。做好一窗受理”“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事项梳理,加快电子证照信息采集上传,促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、互联互通和信息开放,实现电子证照在审批服务领域的应用和共享。

)破解制约因素,激发市场活力。一是强化项目用地保障。加大对重点项目用地保障,简化流程,压缩时限,盘活闲置土地,用足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,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,加强用地指标调配和储备,为项目顺利入驻提供用地保障。二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。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扶持项目,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,加大企业发展扶持力度;依托财政、经信、工商联等部门一体联动,推动金融部门及融资性担保公司、小额贷款公司加强银企合作,支持中小微企业信贷业务,缓解企业资金压力。三是提升电力管理水平。开展电力负荷资源普查,掌握企业负荷情况,针对企业生产特性制定电力保供一企一策,更加精准开展负荷管理工作,确保企业用电有序供应。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